院校浏览 > 正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纪录片《为中国加油》在山东卫视首播

2023-09-14 11:28:1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非凡七十载,扬帆新时代。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校70周年之际,学校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精心录制纪录片《为中国加油》。纪录片全方位展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70年间三次更名、四次建校、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和卓越贡献,彰显“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记录石大人建设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步伐。
  纪录片第一集《家国同心》于9月12日晚21:30在山东卫视首播,第二集、第三集将于9月19、26日播出,山东卫视新闻频道将于9月24、25、26日19:00对纪录片进行重播。
  纪录片第一集《家国同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到后来不断发展壮大跻身全国重点高校,以及学院参与新中国石油大会战、援建石油高校、培养石油人才的艰苦创业之路。
  国之所需 向油而生
  中国是最早认识和利用石油、天然气的国家之一,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8台钻机,年产原油12万吨,90%的原油依赖进口。在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洋油”的油质、油类、标号和性能均不清楚,贸然使用会让本来就非常珍贵的飞机、大炮停摆,甚至出现更大的危险......
  当时,全国石油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到30人,钻井工程师仅10余人。要打破外国专家所谓的“中国贫油论”的魔咒,发展新中国的石油工业,这些人才远远不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曹本熹担任系主任的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成立,为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的创建做准备。新中国的石油突围战拉开帷幕。
  北京石油学院从选址到开学,仅仅用了九个月时间。1953年10月19日(星期一),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正式开始上课。自此,新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筚路蓝缕,迈上征程。
  白手起家 蓝图绘就
  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白手起家,培养专业石油人才的蓝图应该怎样画?需要教授哪些知识?设置哪些课程?诸多问题,在当时并没有答案......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白家祉,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在国际知名能源企业工作十几年的工程师武迟,通过威斯康星大学博士答辩、还没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就匆匆归国报效的杨光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朱亚杰,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博士傅鹰……17位自欧美归国的学者先后来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教。
  到1960年,北京石油学院的教师达到548人,在校学生5686人。当年十月,成立仅7年的北京石油学院,跻身全国重点高校的行列。
  家国同心 育才兴邦
  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东北发现大油田。随即,中央组织了一支4万人的石油勘探大军,进驻大庆油田核心地带——萨尔图,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作为中国第一所石油高校的北京石油学院,组织了9个专业,613名高年级学生及43名教师干部参加会战,有大批师生获得红旗手称号。
  1960年,北京石油学院学生王启民参加了大庆会战。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大庆工作。为了照顾好他负责的油井,收集试采数据,王启民在井架旁建起干打垒,一个人住在里面。干打垒的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
  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北京石油学院教师吴崇筠带领全组人员自己动手拼装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对岩芯进行保管分析,摸清了大庆油田的地质构造。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教师张英担任攻关大队副队长,他和同事任瑛采用水套加热炉—油气混输密闭流程,最终攻克了大庆原油凝点高、无法通过管道运输的难题。这一看似简单的技术,却解决了大庆油田开发的大难题,后来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从大庆到东营,从新疆到四川,北京石油学院师生参加了新中国所有石油大会战,参加了几乎所有大型石油化工厂的建设。石油会战的经历也让师生们意识到,中国的石油高等教育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国家在西北、西南、东北进行石油勘探,一批石油院校随之建设起来。北京石油学院向这些学校成建制地输送了教师队伍和成熟的教学体系。
  北京石油学院在十六年间,培养了一万多名立志“为祖国献石油”的热血青年,为石油工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由弱到强提供了人才支撑,北京石油学院因此被称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黄埔军校”。北京石油学院形成的“家国同心 育才兴邦”的风范,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延续,深植在每个石大人的心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