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之时,青岛农业大学网络信息管理处以系统思维统筹数字化转型,构建“顶层设计引领、基建安全筑基、数据应用赋能”的三维驱动模型,打造“一张网、两中台、六统一、一体系、N个系统应用”的“1261N”智慧校园生态体系,实现从基础设施到数据治理的全链条升级。
一、顶层设计引领:构建数字化治理的“四梁八柱”
一是强化战略统筹。学校将数字化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统筹推进、部门协同落实、全员参与共建”的发展格局。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战略规划—执行落地—评估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发布《青岛农业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2021—2025年)》及实施方案,明确了五大重点工程。出台《网络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基础信息编码规范》等,形成“战略规划—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为核心要素的治理框架,以标准化建设破除信息壁垒。三是构建项目矩阵。多维度调研征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流程事项400余项,梳理形成150余项信息化建设项目库。以“需求导向、急用先行”的原则打造覆盖全业务场景的项目矩阵,实现从业务数字化到数字业务化的进阶,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提供数字化支撑。
二、基建安全筑基:筑牢数字校园“三维基座”
一是打造泛在互联的“数字硬基座”。建成城阳、平度两地标准化数据中心,配置720核物理CPU、1500T存储资源,构建私有云平台支撑1000+虚拟主机稳定运行,部署异地灾备系统保障数据安全。完成有线无线一体化改造,建成万兆骨干网络,光纤布线超60公里,构建“七个物理子网+三个虚拟网”的融合网络架构,线路出口带宽达37.3G,实现“四区一园”无缝互联,打造“高速、泛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二是构建智能协同的“数字软基座”。“十四五”期间,统筹建设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OA协同办公等20余个业务系统,实现公文流转、人事管理等跨部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再造。部署AI智能服务平台,集成智能问答助手、AI办事大厅等应用,推动近300个服务事项线上化,平台日均访问1.8万人次,年服务量超29万人次,实现“让数据多流转、让师生少跑路”的服务升级。三是筑牢纵深防御的“安全基座”。从组织管理、技术防护、应急响应等10个维度构建立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常态化开展攻防演练与应急实战。在山东省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中屡获佳绩,2024年通过省教育厅数据安全测评,形成“制度完备、技术先进、响应高效”的安全保障格局,为数字校园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三、数据要素赋能:激活数字治理“乘数效应”
一是构建数据治理生态体系。以数据中台、身份中台为核心,打造“一数一源、一库共享、一表服务”的数据治理范式。中央数据库汇聚50余个业务系统1.6亿条数据,开放415个数据接口,提供上亿条数据共享,切实解决数据多次填报现象。2024年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实现国家教育政务数据互通共享,拓展数据治理维度。二是强化数据决策支撑能力。依托数据分析决策平台,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科研项目与创收经费统计、学院数据概览等应用分析场景,为管理服务“提效降本”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实时数据可视化与预测分析,推动教育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实现精准化、科学化决策。三是打造智慧校园2.0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统一身份认证、融合门户等六大核心系统,实现“师生账号一号通、数据服务一张表、业务办理一站式、移动办公随身行、校务数据一个库”的集成化应用生态。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激活,推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